吉林安圖紅豐礦泉水小鎮經驗 作者: 來源:國家發展和改革委網站 發布時間:2020-12-31
2019年4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規劃司在浙江德清召開“2019年全國特色小鎮現場經驗交流會”
典型引路
2016年以來,各地區特色小鎮建設取得了一定進展、積累了有益經驗,正涌現出一批產業特色鮮明、要素集聚、宜業宜居、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鎮。針對其中一些模式先進、成效突出、經驗普適的特色小鎮,提煉其特色產業發展、產鎮人文融合、機制政策創新等經驗,形成了“第一輪全國特色小鎮典型經驗”。
主要包含以下五個方面經驗:
一是浙江德清地理信息小鎮、杭州夢想小鎮、福建寧德鋰電新能源小鎮等,在打造新興產業集聚發展新引擎上的經驗。
二是浙江諸暨襪業小鎮、廣東深圳大浪時尚小鎮、吉林長春紅旗智能小鎮等,在探索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路徑上的經驗。
三是江蘇蘇州蘇繡小鎮,在開拓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新空間上的經驗。
四是江西大余丫山小鎮、安徽合肥三瓜公社小鎮,在構筑城鄉融合發展新支點上的經驗。
五是天津西青楊柳青文旅小鎮,在搭建傳統文化傳承保護新平臺上的經驗。
吉林省安圖縣紅豐礦泉水小鎮是集工業、旅游、休閑于一體的長白山天然礦泉水小鎮。擁有廣州恒大、臺灣統一、韓國農心等10戶大中型企業,建成工業廠房24萬平方米,累計完成投資35億元。2018年礦泉水產能達到300萬噸、產量70萬噸、產值10億元。
一、主要運營模式
(一)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安圖縣政府制定了高標準的《吉林省安圖紅豐礦泉水小鎮發展規劃》,依托安圖匯澤長白山實業發展公司,全程開展小鎮的基本建設和運行管理。
(二)彰顯功能特色、多元運作。小鎮以“工”為主,配套建設鐵路貨運中心、質檢中心、水文化體驗館、光幻森林、天泉塔等基礎設施及旅游服務設施。
二、特色產業發展
堅持“高標準、高定位、建名廠、創名牌”發展思路。先后引進了廣州恒大、臺灣統一、韓國農心等企業,形成了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獲得中國生態原產地品牌示范區、國家級出口食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全國知名品牌示范區、中國礦泉水之鄉建設標兵單位等榮譽稱號。
三、宜業宜居宜游
(一)區位獨特。小鎮位于安圖縣南部、中華十大名山之一長白山的北麓,東南與朝鮮毗鄰,距離長白山34公里、雙目峰中朝邊境65公里,素有“美人松故鄉”之美譽。
(二)資源異稟。小鎮地處長白山旅游核心區域,1979年長白山被聯合國教科文衛組織納入“人與生物圈”網絡成員,森林覆蓋率高達94%,夏季平均氣溫僅為16—18℃,冬季天然溫泉水溫高達35℃以上。
(三)功能齊全。小鎮周邊區域擁有衛生院、健身廣場、慢行漫游系統、星級廁所等配套設施以及星級賓館20余家,可容納游客2萬余人,年接待游客300萬人次以上。
四、特色文化內涵
(一)歷史文化。小鎮內有正在挖掘的金代興國靈應王廟遺址、長白山寶馬古城旅游風景區、清始祖的降生地園池。
(二)民俗文化。小鎮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15%,擁有東北文化、薩滿文化和朝鮮族文化等文化傳承。
(三)冰雪文化。小鎮氣候獨特、冰雪資源豐富,建設了滑雪圈、滑冰、抽冰尜等冬季戶外娛樂項目。
五、體制機制創新
(一)創新管理、高位運作。吉林省在安圖縣專門劃定了礦泉水保護區,組建副處級建制,專門負責礦泉水開發利用和保護。安圖縣任命礦泉水管理局局長兼任礦泉水保護區所在地黨委第一書記,實現屬地與產業統籌協調發展。
(二)依法保護、科學開發。延邊州頒布實施了《長白山天然礦泉水水源環境保護條例》,從制度上升到法律,具有了權威性和普遍效力。
(三)政策疊加、環境利好。安圖縣委縣政府為小鎮單獨出臺了《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提升了產業政策的精準性和有效性,營造了親商、重商、優商的發展環境。
六、有益經驗
(一)堅持高位運作是引領小鎮健康發展的基石。吉林省、延邊州先后給予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安圖縣委縣政府帶領小鎮上下堅定“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決心和信心,為小鎮的健康發展明晰了方向,為小鎮的快速成長奠定了基石。
(二)堅持統籌兼顧是推動小鎮協調發展的核心。小鎮明確了以“人地錢”等要素帶動產業發展、以產業發展帶動人口就地市民化的發展思路,以做強礦泉水工業帶動觀光農業、田園綜合體等服務業發展,探索走出了村民“失地不失業、就地可致富”的特色小鎮新型發展模式。
(三)堅持培育特色產業是推進小鎮持續發展的靈魂。小鎮以培育打造世界一流礦泉水基地為目標,依托資源施策、依托產業興鎮,在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過程中,著重培育“產業+旅游”特色;韓國農心等各家礦泉水企業工業旅游別具風格,紫玉森林等“現代農業+服務業”旅游新模式獨具匠心,探索出了一條依托主導產業培育特色小鎮的經驗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