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公布第一批特色小鎮名單新聞發布會在南昌舉行 作者: 來源:江西省人民政府網站 發布時間:2017-08-07
新聞發布會現場 (朱源杰 攝)
8月4日,江西省政府新聞辦、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聯合召開公布江西省第一批特色小鎮名單新聞發布會。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李道鵬介紹全省特色小鎮建設工作情況和公布江西省第一批特色小鎮創建名單,省發改委黨組成員、省政府投資項目評審中心主任李慶紅出席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處處長陳惠龍主持發布會。
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處處長陳惠龍 (朱源杰 攝)
陳惠龍:
各位記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歡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特色小鎮建設的部署,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會同省直有關部門積極推進我省特色小鎮建設工作,確定了第一批特色小鎮創建名單。今天下午,我們非常高興地邀請到了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李道鵬先生,省發改委黨組成員、省政府投資項目評審中心主任李慶紅先生,請他們介紹全省特色小鎮建設工作情況和公布第一批特色小鎮創建名單,并回答大家的提問。
下面先請李道鵬副廳長介紹有關情況并公布江西省第一批特色小鎮創建名單。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李道鵬 (朱源杰 攝)
李道鵬: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各位來賓:
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同時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城鄉建設工作的關心、關注與支持!下面,按照發布會安排,我先介紹一下我省特色小鎮建設工作的有關情況。
一、我省特色小鎮培育情況
自去年國家啟動特色小鎮建設以來,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下,在市縣政府的主動作為下,積極探索適合省情的特色小鎮建設方法和路徑,研究扶持政策,制定工作方案和創建計劃,加大工作推進力度,有效推進特色小鎮穩步健康發展。
(一)國家級特色小鎮培育情況。2016年,我省文港鎮、江灣鎮、溫湯鎮、上清鎮等4個鎮列入第一批全國特色小鎮培育名單。今年6月底,我省擇優推薦了全南縣南逕鎮等10個鎮申報全國第二批特色小鎮。近日,經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評選,我省全南縣南逕鎮、寧都縣小布鎮、廬山市海會鎮、吉安縣永和鎮、廣昌縣驛前鎮、浮梁縣瑤里鎮、灣里區太平鎮、樟樹市閣山鎮等8個鎮已通過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專家評審,正在公示。這些國家級特色小鎮按照國家有關要求,緊緊圍繞特色鮮明的產業形態、和諧宜居的美麗環境、彰顯特色的傳統文化、便捷完善的設施服務、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等方面上下功夫,集中資源、破解難題,加大項目推進力度,有序推進特色小鎮培育工作。
(二)省級特色小鎮推進情況。一是制定了工作方案。根據國家部委有關文件精神,在總結我省示范鎮、百強中心鎮建設經驗和充分調研的基礎上,2016年12月20日,省政府正式印發《江西省特色小鎮建設工作方案》(贛府字〔2016〕100號)。二是確定了首批創建名單。經過各地擇優推薦和實地考察復核的基礎上,報請省政府同意,確定了我省第一批特色小鎮創建名單,具體名單等下公布。三是制定了評價指標體系。為科學指導我省特色小鎮建設工作,我廳會同省發改委研究制定了《江西省特色小鎮評價指標體系(試行)》,目前已下發各地貫徹執行。
(三)市、縣推進特色小鎮建設情況。省政府印發《江西省特色小鎮建設工作方案》后,各設區市根據當地發展實際,研究制定扶持本地特色小鎮建設的政策措施,打造各具特色、各種類型的特色小鎮。目前,全省11個設區市均出臺了特色小鎮培育實施意見或工作方案,贛州等設區市還公布了市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
二、我省特色小鎮評選有關情況
今年2月底,我廳組織召開了省特色小鎮建設工作第一次聯席會議,研究第一批省特色小鎮申報通知和工作制度等。會后,印發了《關于申報第一批特色小鎮的通知》,啟動特色小鎮申報創建工作。
(一)組織開展實地考察。為科學選定我省第一批特色小鎮,真實反映特色小鎮創建條件,5月下旬,由我廳會同省發改委組織省特色小鎮建設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和省旅發委、省文化廳、國開行江西分行等部門有關業務處室及規劃、旅游、文化、投融資等領域專家組成五個考察組,實地考察了各地申報的60個特色小鎮。考察組通過實地察看、查看資料、聽取匯報、提問答辯等多種方式,重點圍繞現狀基礎條件、支持政策是否實、定位是否準、主導產業是否前景大、項目建設是否有成效等方面進行評價,形成了考察意見。
(二)研究確定創建名單。根據考察意見,初步提出了第一批特色小鎮名單30個,并書面征求了特色小鎮建設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和省旅發委、文化廳意見。在采納部門意見的基礎上,提出了江西省第一批特色小鎮名單44個(其中含全國第一批特色小鎮4個和已上報的全國第二批特色小鎮10個),上報省政府。7月上旬,省政府同意了上報名單。
(三)著力打造特色亮點。我省這批特色小鎮都有產業作支撐,以龍頭產業和相關配套產業的集聚帶動相關城鎮建設、旅游資源、歷史人文的融合發展,從而形成產、城、人、文相融一體的特色發展空間平臺。就小城鎮而言,有旅游資源非常突出的,如明月山溫湯鎮、婺源縣江灣鎮、廬山市海會鎮、三清山楓林鎮、灣里區太平鎮等;有現代農業迅猛發展的,如渝水區羅坊鎮、萬載縣三興鎮等;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如吉安縣永和陶藝小鎮、浮梁縣瑤里瓷茶小鎮、廣昌縣驛前白蓮文化旅游小鎮、臨川區三翁戲曲小鎮、貴溪市塘灣鎮等;有新興產業迅猛發展的,如全南縣南逕芳香小鎮、樟樹市閣山中醫藥小鎮。就平臺類型而言,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如余江縣中童眼鏡小鎮、南康區家居小鎮、分宜縣麻紡小鎮、金溪縣香谷小鎮等;有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如上饒高鐵經濟試驗區數字經濟小鎮、景德鎮航空小鎮、贛南金融小鎮、共青城市南湖基金小鎮等。
下一步,我廳一定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直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扎實抓好特色小鎮建設各項工作。將于8月底召開全省特色小鎮建設工作會議,對特色小鎮建設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發力,動員全省上下抓好特色小鎮建設工作。按照我省特色小鎮建設工作方案的創建計劃,今年9月份啟動全省第二批特色小鎮申報工作。同時,我們也真誠希望新聞界各位朋友繼續關心和關注特色小鎮熱點問題,積極做好宣傳報道,弘揚特色小鎮發展正能量。
我的介紹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陳惠龍:謝謝李道鵬副廳長的介紹!下面進入提問環節。提問請舉手示意,并介紹所在新聞機構。謝謝!
新華社記者提問 (朱源杰 攝)
新華社記者:我們知道,特色小鎮始于浙江,繼而在全國迅速發展,但國家層面并未對特色小鎮作出明確的概念定義,給地方留下很大的發展空間。請問,我省特色小鎮是指什么?
李道鵬:我省的特色小鎮主要指以某種產業為特色,既有城市功能,又有鄉村風貌,大小適宜的人口聚集區,主要包括以傳統行政區劃為單元的建制鎮和不同于行政建制鎮、產業園區的創新創業平臺兩種形態。
關于建制鎮類特色小鎮,顧名思義即為有特色的較小的城鎮,應具有特色鮮明的產業形態、和諧宜居的美麗環境、彰顯特色的傳統文化、便捷完善的設施服務、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等特征。
關于平臺類特色小鎮的概念,不是行政區劃上的“鎮”,也不同于產業園、風景區的“區”,主要指聚焦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集聚發展要素,形成“產、城、人、文”四位一體有機結合的重要功能平臺。這類特色小鎮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平臺,有利于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和發展動能轉換。其本質上是對特定空間內各類生產要素、制度要素、文化要素的重新整合和高效利用,是對政企關系、政社關系的一次重新定義,也是對區域治理模式的一次全新探索。
鳳凰網記者提問 (朱源杰 攝)
鳳凰網記者:按照江西省特色小鎮建設工作方案,我省特色小鎮建設將以創建制工作方式推進,此次公布的也是特色小鎮創建名單,請問在特色小鎮建設中如何實行創建制?
省發改委黨組成員、省政府投資項目評審中心主任李慶紅 (朱源杰 攝)
李慶紅:我省特色小鎮建設工作方案對特色小鎮進行動態監管,對年度考核不合格的特色小鎮,次年調整進入觀察名單,并向設區市政府發函督促問責。對進入觀察名單的鎮,一年后對其整改情況進行實地復核,對整改不到位的,退出特色小鎮創建并通報全省。目的就是為了促進我省特色小鎮科學有序發展,防止有的地方把特色小鎮建設當帽子、當幌子、當招牌,背離特色小鎮建設初衷。
目前,省特色小鎮建設工作聯席會議已經研究制定了《江西省特色小鎮評價指標體系》,以科學有效的指導各地特色小鎮創建工作。下一步,還將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特色小鎮退出機制。
信息日報記者提問 (朱源杰 攝)
信息日報記者:當前,各地建設特色小鎮非常積極和活躍。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地方也出現了跟風炒作、急功近利等不良傾向和苗頭。請問,我省推進特色小鎮建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如何做到因地制宜、避免一哄而上?
李道鵬:目前,各地發展特色小鎮積極性很高。但也有少數地方培育發展特色小鎮的規劃目標較為急切,簡單地把有幾家企業、有一點人氣、有一點環境就拼湊為特色小鎮。因此,在推進特色小鎮建設中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防止一哄而上,要堅持循序漸進、因地制宜。建設特色小鎮應立足資源稟賦、區位環境、歷史文化、產業集聚等特色,構建特色優勢主導產業,提升特色小鎮的競爭力和吸引力,集聚更多的產業和人口,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防止急于求成,要堅持長遠發展。各地在規劃建設特色小鎮過程中,一是要精心選擇有基礎、有條件、呼之欲出的小鎮加以培育;二是要明確培育發展特色小鎮只是為了提升而非人為打造;三是明確培育發展特色小鎮是起點而非終點,要有10年、2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思想準備。
(三)防止扎堆發展,要堅持特色產業。特色產業是特色小鎮的基礎。各地把培育發展特色產業作為主要內容,無疑是正確的,但要防止扎堆式發展。我省生態環境好,風景名勝資源豐富,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發展文化旅游很有優勢,但不是每個縣區都搞個旅游小鎮,應注意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地進行篩選培育,防止面面俱到,產業雷同。
(四)防止政府包辦,要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特色小鎮建設要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既凸顯企業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又加強政府引導和服務保障,在規劃編制、基礎設施配套、資源要素保障、文化內涵挖掘傳承、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更好發揮作用。
下一步,我廳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全省特色小鎮的督查和技術指導,引導各地因地制宜的推進特色小鎮建設。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下發了《關于保持和彰顯特色小鎮特色若干問題的通知》,要求各地在推進特色小鎮建設中,要尊重小鎮現有格局,不盲目拆老街區;要保持小鎮宜居尺度,不盲目蓋高樓;要傳承小鎮傳統文化,不盲目搬襲外來文化。目前,我廳已轉發各地貫徹執行。
江西晨報記者提問 (朱源杰 攝)
江西晨報記者:我們注意到,首批特色小鎮創建名單中有一部分是創新創業平臺類型的特色小鎮。請問,這類特色小鎮如何培育?
李慶紅:關于平臺類特色小鎮培育,我想用四個字來概括:
第一個字是“特”,就是要加快特色產業集聚,立足本地的資源要素稟賦,挖掘最獨特、最優勢、最經典的產業,力求“特而強”,避免“大而全”,充分利用“互聯網+”等新興手段,推動產業鏈向研發、營銷延伸。比如,麻紡小鎮就是依托千年麻文化和夏布文化,深挖歷史經典產業;而景德鎮航空小鎮則是立足于現代的航空制造和研發基地,與文旅等現代要素結合在一起的特色小鎮。
第二個字是“融”,就是要加快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力求功能聚而合。要加快交通、通信、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教育、醫療、文體等公共服務質量。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保護城鎮特色景觀資源,合理界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發揮良好生態的吸引力。深挖、延伸、融合產業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區功能,形成獨特的文化印記,為農業轉移人員、大學生創業者、返鄉創業者和留學歸國創業者等提供一個放心投資創業、舒心發展生活的大舞臺,打造吸引各類創業人員和創新要素集聚的洼地。
第三個字是“投”,就是要加大投入。要運用市場化的手段,政府搭臺、企業唱戲,要著眼于小鎮未來發展潛力,著眼于小鎮特色產業發展的高端,吸引各類風投、基金、銀行等金融組織,吸引領軍型團隊、成長型企業等各類社會組織共同投資特色小鎮建設,集聚創業者、風投資本、孵化器等高端要素,促進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等耦合。搭建鎮企合作平臺,引導社會資本投資特色小鎮建設,促進鎮企融合發展、共同成長。
第四個字是“新”,就是要加強體制機制創新。要充分發揮平臺類特色小鎮“非鎮非區”的獨特優勢,加強改革創新, 以改革促發展,以改革增動力,向改革謀紅利。允許國家、省、市的各項改革,讓特色小鎮先行先試,各類改革試點,允許小鎮先行上報。同時,加強雙創服務,深化投資便利化、負面清單管理等改革創新,政府各部門要根據特色小鎮的產業特點和人才集聚需求,創新審批方式,提供個性化服務。
江西日報記者:我省已經公布了首批特色小鎮創建名單,請問,我省特色小鎮建設的目標和原則是什么?
李道鵬:(一)基本原則。堅持突出特色,結合現狀、實際,科學確定建設對象,壯大特色產業,傳承傳統文化,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完善市政公用設施。堅持市場主導,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政府搭建平臺、提供服務,依據產業發展確定建設規模。堅持深化改革,加大體制機制改革力度,創新發展理念,創新發展模式,創新規劃建設管理,創新社會服務管理。
(二)目標任務。按照全面提升小城鎮建設水平和發展質量的要求,在全省分兩批選擇60個左右建設對象(含行政建制鎮和不同于行政建制鎮、產業園區的創新創業平臺),由省、市、縣三級共同扶持打造。力爭到2020年,建成一批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現代制造、商貿物流、休閑旅游、傳統文化、美麗宜居等特色小鎮,堅定不移加快發展轉型,推動我省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努力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力爭更多小鎮列入全國特色小鎮培育名單。
陳惠龍:由于時間關系,答記者問到此結束。謝謝李道鵬副廳長長、謝謝李慶紅主任,謝謝各位記者朋友,歡迎大家繼續關注全省特色小鎮建設的后續進展情況。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印發了新聞素材,歡迎記者朋友們下載查看。如果還有什么問題,可以會后再進行咨詢、溝通或專訪。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